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东港法院《法治中国》笔谈展播之四:青年法官当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27日

青年法官当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法治中国》观后感

东港法院研究室 张伟

看了《法治中国》纪录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在顶层设计和各个层面全面铺开,法治进程蹄疾而步稳,激动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第四、五集《公正司法》所描绘的司法崭新画卷:司法责任制、员额制、立案登记制、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相信每一个司法人都会倍感熟悉与亲切,这正是十八大以来司法人不懈奋斗的注脚。

激动之余,我在思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青年法官应如何发扬前辈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司法事业,承担起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法官作为当前法院工作的主力军和今后法院工作的顶梁柱决定着我国法治事业的长远发展,青年法官当做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做好法治事业的接班人。

坚定信心。司改推行后,大部分青年法官身份转为法官助理,远离了审判席,司改的锤音敲打着青年法官的心弦。但拨开迷雾方见真容,司改之目的是为了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有正气的人加入到法官队伍,实现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和精英化。改革让青年法官有了“试错期”,并促使青年法官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增长才干,为青年法官设置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成长路径。今天暂别审判席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收获,司改之后法官职业的尊荣感将来也必定属于正在奋斗的青年法官们。

奋发有为。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青年法官当珍惜韶华、韬光养晦、苦练本领、奋发有为。一要修炼朴素的为民情怀。《读书录》有言:“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先。法律要想真正被信仰,要求法官不仅要有铁面无私的浩然正气,更要有朴素的为民情怀,通过一言一行将法制观念春风化雨般渗透进人们心中。为此,青年法官不能做“孤独的贵族”,要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融入到司法工作中,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一名接地气、有良知、有人情味的人民法官。二要勇于奉献担当。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意味着选择远离灯红酒绿、光鲜亮丽的生活,前行路上陪伴我们的更多的是平凡、寂寞和辛苦。青年法官应学习邹碧华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担当奉献精神,培养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视法律为最高的信条,将公平正义作为永恒的追求,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一路耕耘一路歌。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把法治作为理想,将公正作为追求,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青春一定会在法治建设的征途中绽放绚烂的光彩。

关闭
版权所有:正规365体育投注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济南路239号 电话0633-8179222 邮编:276826